近日,颅内动脉瘤患者王阿姨在接受密网孔支架植入术半年后,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复查。令人欣喜的是,造影检查显示她颅内的动脉瘤已完全消失,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理想效果。
2024年12月,王阿姨因左眼视物模糊到我院就诊,经头颅CTA等检查,医生诊断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。神经外科介入团队经过深入讨论、全面评估,认为如果采用传统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,远期复发的概率较高,并且即使完全治愈,因瘤内填塞了弹簧圈,仍然可能存在占位效应。经过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特点及长期预后,医疗团队决定采用密网孔支架治疗方案,由神经外科副主任蒋永新与副主任医师郭辰共同手术,此次手术历时一小时顺利完成,患者王阿姨术后恢复良好,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,一周后康复出院。
神经外科副主任蒋永新说:“对于巨大型、宽颈型或复杂形态的动脉瘤,更适合选用密网孔支架。”传统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主要采用的是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。这类支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支撑力,经微导管输送至载瘤动脉后能自动膨胀并贴合血管壁,形成保护屏障。随后,术者可通过支架网孔将弹簧圈精准填入动脉瘤腔内,进行填塞。这种普通支架适用于多数形态规则、瘤颈较宽的动脉瘤,具有技术成熟、操作简单、费用较低等优势。然而,其作用仅限于固定弹簧圈,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动脉瘤内血流状态,对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有限。蒋永新表示,此次手术使用的密网孔支架是一种新型血流导向装置,与普通支架相比,网孔更密、金属覆盖率更高,并且无需额外填塞弹簧圈。将密网孔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后,可显著改变血流模式,阻断或减缓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冲击,促进瘤内血栓形成,同时维持载瘤动脉通畅,使动脉瘤逐渐闭塞,有利于血管的长期修复和重建,降低复发风险,尤其适用于巨大型、宽颈型或复杂形态的动脉瘤。
脑外科 郭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