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院神经外科(脑外科)介入团队采用国内先进的自膨式动脉瘤瘤内栓塞系统(WEB),成功为一名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。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,填补了宜兴地区该项技术的空白,也为当地脑动脉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。
前不久,55岁的张先生(化名)因头晕、高血压到医院就诊,医生检查发现,他的大脑前交通动脉有一枚宽颈动脉瘤。张先生来到我院接受造影检查后,神经外科介入团队经讨论认为,其动脉瘤所在位置结构复杂,分支动脉多且血管纤细,采用常规栓塞手术难度高、风险大,难以实现致密填塞,并保留全部分支动脉。因此,团队最终决定采用WEB技术,为其实施精准介入治疗。术中,神经外科副主任蒋永新与副主任医师郭辰将WEB装置经微导管精准置入动脉瘤腔内,利用其自膨胀的网状结构完全填充瘤腔,阻断血流,消除瘤体破裂风险。手术耗时1小时顺利完成,术后,张先生恢复良好,无神经功能损伤,一周后顺利出院。
据神经外科副主任蒋永新介绍:脑动脉瘤并非肿瘤,而是由于颅内动脉壁发育异常,或因脑外伤、动脉硬化等导致动脉壁损伤出血,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出形成的“鼓包”。脑动脉瘤在破裂前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头痛、呕吐、视力减退等表现。而脑动脉瘤一旦破裂,容易出现颅内大出血,致死、致残和再出血率极高。因此,发现脑动脉瘤后需及时、合理治疗。
WEB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瘤内扰流装置,尤其适合宽颈、分叉部等复杂动脉瘤的治疗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安全性高,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风险相对较低等优势。
WEB装置凭借其三维编织结构,精准适配瘤体形态,在促使血栓形成、瘤颈内皮化,以实现动脉瘤痊愈的同时,又不影响载瘤动脉及周围正常分支血管血流。此外,该技术无需支架辅助,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长期服用抗栓药物的需求。
脑外科 郭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