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。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“无烟,为成长护航”。
提起吸烟的危害,大家首先想到呼吸系统,吸烟伤肺,严重的会发展成肺癌,非常可怕。
吸烟究竟有多可怕?
烟草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,其中约有60种已知或可疑的致癌物质,如亚硝胺、苯并芘、放射性物质等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,90%的肺癌、75%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25%的缺血性心脏病都与吸烟有关。
实际上,香烟是一把“凌迟”的刀子,能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全身上下几乎所有器官伤个遍。
口腔问题
生活中不免遇到这样的老烟民,满口黄牙,一开口就能把人给熏晕。这股口气,其实是来自于牙表面沉积的牙菌斑,加上在嘴里、肺里转悠一圈的烟雾,共同混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。
长期吸烟的人,容易形成牙石,加重牙周病,进而易发牙齿松动、脱落。
更严重的是烟雾和燃烧时局部的高温刺激,会损伤口腔黏膜,容易患口腔疾病,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口腔癌。
食管反流
吸烟会让胃食管接口处的肌肉松弛,胃酸容易向食管内倒流,长期反酸,会让食管的表皮组织损伤变异,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。
烟雾还会增加食管对酸的敏感性,吸烟的人,常会有烧心的感觉。
胃和十二指肠溃疡
烟草中的尼古丁、煤焦油等各种成分,不仅会通过食道直接“吸”到胃里,也会经肺吸收入血,随血流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(包括胃部),会破坏胃粘膜屏障,使胃粘膜防御能力下降,容易形成溃疡。
而且,吸烟也会影响胃溃疡的愈合。
胃癌
吸烟会影响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,使胃粘膜的保护因素削弱。
长期吸烟还会引起味觉迟钝、食欲减退、营养物质摄入减少等,不利于胃粘膜的修复。
研究显示,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,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50%至60%,10%左右的胃癌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。
此外,吸烟还和胰腺炎、胰腺癌、结肠息肉、结肠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抑郁症
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,吸烟可能增加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。
这表明,吸烟不但危害身体健康,同时也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。
视力下降、失明
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起血管痉挛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以及血栓性闭塞,从而会减少眼部血液供应。
吸烟引起的血管痉挛,会导致正常视觉盲点增大;吸烟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还会抑制视觉感知;视网膜动脉血栓可能会导致部分或完全失明。
有研究表明,每天吸20支或更多的吸烟者,患视力丧失的风险比从未吸烟的患者增加2-3倍。
警惕电子烟“陷阱”
电子烟和传统卷烟一样,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电子烟往往打着“无害”“健康”等营销手段和丰富口味的选择,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悄悄掉入电子烟的“陷阱”。
电子烟本质上仍含有尼古丁,吸食尼古丁后,人体会慢慢产生依赖性。
而且电子烟加入了很多调味剂,经过加热以后产生雾化,吸入肺部有损健康。
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(含电子烟)。
《电子烟管理办法》也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,并强调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。
但不法商家为牟取高额利润,有的把电子烟产品伪装成“奶茶杯”“可乐罐”“星球杯”等形状,吸引青少年的注意;
有的加入香精等添加剂减少烟味刺激,以博得吸食者好感,让部分青少年深陷其中;
有的用各种擦边球词汇或者视频图片躲避审查,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售卖。
更恶劣的是,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引诱未成年人“分销代理”,致使其误入违法犯罪歧途。
现在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手机和淘宝账号,家长们,请多留心孩子的网购记录。
市场上那些“奶茶杯”“可乐罐”等造型卡通、果味口感的非法电子烟,千万别让孩子碰!
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,祖国的未来,保护青少年不受烟草危害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!
宣传科 潘静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