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气莫交争,春分雨处行。春分节气悄然而至,春分的“分”有季节平分、昼夜平分之意,
此时,大自然从沉睡中彻底苏醒,阳气蓬勃上扬,万物尽显勃勃生机。
在春分节气,若能顺应天时调养身心,无疑会为全年的健康活力筑牢根基。
防时行感冒
春分时节,虽然气温有所升高,但气候多变、温差较大,要顺应气候,适度“春捂”。穿衣可上薄下厚,微微汗出,使冬日潜伏的寒邪散去,避免寒从脚起。
春季是流感高发季,流感在中医上叫“时行感冒”。中医认为,“时行感冒”的病因病机,一方面来自外感风邪疫毒,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,使肺卫失和而发病。另一方面则是人体正气虚弱,肺卫功能失常,比如起居不慎、寒温不调、过度疲劳皆使肌腠不密,肺卫失调。因此要在生活起居、饮食等方面做好相应的措施,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,做到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
养肝正当时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: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春分后阳气上升,正是疏肝养肝的好时节,可早起用梳子或手指梳梳头,刺激头部的阳经经穴,使气血流通。同时我们可借自然之气疏解郁滞,放松身心,漫步于自然。踏青时晒晒太阳,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,改善情绪;而花香中的挥发性物质能调节神经系统,缓解春困。建议每日晨起后散步半小时,或周末登山远足,让身体与自然同频共振。
天人合一 顺时养生
2025年乙巳蛇年的大运为金运不及,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,在泉之气为少阳相火。全年气候以风木偏盛、火气旺盛为特点,易导致肺系疾病、肝胆失调及湿热交杂等问题。金气不足导致肺的收敛功能减弱,易引发咳嗽、哮喘、鼻塞、流鼻血等疾病,需注意肺脏养护。
春季气候多变,乍暖还寒,风木之气偏盛可能引发或加剧肝、胆、目等有关的病症,如头痛、眩晕、眼病等。
同时风木偏盛也可能引起情绪波动,如易怒、抑郁、狂躁等心理症状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有云: 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。讲求阴阳之“平和”,而以平为期,以和为贵。
太极拳与八段锦等轻柔舒缓的有氧运动,宛如春雨润物,悄然滋养着五脏。推荐春分导引术通过展肩扩胸、推掌拔背,可提升阳气、调和肝肺、补益心肾。
春分喝“三茶”
1.杭白菊降火茶
春分节气,身体很容易上火。如果是肝火旺,可以选择菊花茶,菊花有贡菊、雪菊、杭白菊等不同品种,其中杭白菊去火功能较强。喝菊花茶的时候,可以加几粒枸杞,也就是菊花枸杞茶。
2.百合补水茶
百合是滋阴润燥的佳品,尤其是鲜百合,买回家煮水喝,可以给身体补补水,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喝。
3.柠檬醒神茶
自制蜂蜜柠檬茶物美价廉,可帮助提神醒脑。选两个中等大小的柠檬,用盐水洗净沥干后切片,找一个小玻璃罐,一层柠檬一层蜂蜜,直到铺满整罐。然后密封放入冰箱,随喝随取即可若怕苦,可以把籽去掉,另外蜂蜜柠檬茶不宜用过热的水冲泡,用温水即可,水太热会破坏维生素C。血糖高的人不宜食用蜂蜜。
揉“三穴”
1.揉曲泉可养肝
春季正是养肝最佳时,不妨经常揉揉曲泉穴。按摩的时候,行指揉法,
2.揉玉枕防春困
按摩玉枕穴,有助于改善春困症状。两手拇指置玉枕穴处,做横向按揉30~50次,也可用两手拇指指腹摩擦或两手拇指尖点按30~50次,每天1~2遍,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宜。
3.揉中脘助消化
食指和中指并拢,点在中脘穴上,顺时针按揉(指腹不离开皮肤),或者是用手掌根部按在中脘穴上,顺时针按揉。每次按揉5~10分钟,力度以舒适为度。经常按揉中脘穴,可以健运脾胃助消化。
捂“三处”
捂脚:不要过早穿单鞋和七分裤。
捂肚:穿纯棉内衣,把内衣束到裤子里,这样能防止肚子受凉引起的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捂背:保持背部温暖,可防止寒邪入侵,预防感冒、肺炎等疾病。